初秋养生饮食指南:科学进补,健康度秋

初秋养生饮食指南:科学进补,健康度秋

立秋过后,处暑将至,秋高气爽的日子就在眼前。不过秋天也常伴“秋燥”、“秋乏”等不适。想要舒舒服服过秋天,饮食上不妨试试这些调整:

一、深色蔬菜要多吃,维A储备不可少

夏天大家爱吃瓜类解暑,像冬瓜、黄瓜这些,但它们的β-胡萝卜素(能在体内转化成维A)含量普遍偏低。维A可是皮肤和黏膜健康的守护者!一旦缺乏,皮肤会变得干燥粗糙,甚至眼睛发干。这时就该多吃深色蔬菜了——绿叶菜如菠菜、芥蓝、西兰花,橙黄色蔬菜如胡萝卜,都是β-胡萝卜素的优质来源。研究显示,我国居民维A摄入不足率高达40%,秋季补充正当时。

二、养胃食物常上桌,发酵食品也不错

秋季是肠胃问题高发期。油腻食物少吃为妙,多选些温和养胃的食材。南瓜、小米、圆白菜、姜片、木瓜都值得推荐。酸奶、豆豉这类发酵食品也特别好,营养丰富还易消化,特别适合秋天脆弱的肠胃。

三、薯类替代精米面,营养均衡更健康

秋天正是薯类丰收季!山药、芋头、土豆、红薯不妨常吃,用来代替部分白米饭、白面条。这些薯类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钾、镁等矿物质,膳食纤维含量更是精米面的3倍以上。现代营养学证实,用薯类当主食,对预防高血压等慢性病大有裨益。

四、每日坚果一小把,原味轻烤更适宜

老话说“秋吃果”,花生、核桃、杏仁等坚果正当季。每天一小把(约30克),既能护心又补充维E和微量元素。但秋天干燥,炒制坚果易上火。推荐选择原味生核桃、松子,五香煮花生,或者轻烤的巴旦木、开心果,既健康又不伤嗓子。

秋季饮食四禁忌,这些要点要牢记:

1. 进补切记莫过量

中医强调“虚则补之”,但必须“不虚不补”、“缺啥补啥”。药补不如食补,毕竟“是药三分毒”,食补安全又有效。

2. 热量过剩要警惕

秋季食欲大开?小心热量超标!脂肪堆积的“贴秋膘”可能带来健康隐患。数据显示,秋季体重平均增长可达1.5公斤,饮食适量是关键。

3. 营养均衡是基础

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指出:食物要多样,谷物为主,粗细搭配。谷类供能、豆类供蛋白、蔬果供维生素、肉蛋奶供优质蛋白,缺一不可。

4. 肠胃保护放首位

天气转凉,饮食宜“温”忌“寒”。性温食物能保护胃肠,避免腹泻等不适。夏季营养亏空需补,但更要注重食物多样与营养平衡。

你可能会喜欢